

组委会名单
组 长:贺泽龙 王卫军
副 组 长:周智华 尹风雨 敬龙军 胡斌梁
委 员:张志兵 罗登辉 沈智祥 皮祖训 王 艳 陈 武 李 宁 周筱芬 易贵元 刘学泳 杜 鑫 罗 玺 彭小光 邓 辉 龙 赢 莫江平 刘辉亚 傅早霞 胡 鹏 吴成义 廖双红 蔡建光 梁宏军
2021年湖南科技大学春季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裁判员、引导员名单
总裁判长:蔡建光
副总裁判长:周元超 吴自强
第一田径场负责人:董天洋 刘 都
第二田径场负责人:马 建 冯伟杰
裁判成员:尹易玲 李华威 彭新宇 洪 黎 吴亦佳 陈平平 冯伟杰 赵 畅 余灿威 邹泽芳 章锡武 汪 俊 李静雯 陈雨洁 郭 煌 涂光强 廖泽军 刘庆斌 汤志琳 何 鹏 张世梁 唐徐聪 庞樟龙 谢玉丽 王巧秀 王 硕 杨永晟 严玉婷 齐永胜 张雪怡 陈广鹏 许 赛 宋忠刚 向明江 杨佳乐 黄 园
引导员成员: 蔡海波 王在强 方泽文 毛思敏 贺盛俊 李焕莲 熊一铭 胡湘均 周 辉 聂群意 余 悦 张仲凯 朱青杰 孙宪法 杨 阳 曾相粤 赵中辉 葛文聪 周思良 王 星 陈思彤 张世佳 谭子涵 金 维 彭 慧 李玉蕴 熊晓杰 赵星星 余升惠 刘 洋
2021年湖南科技大学春季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裁判员、引导员守则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心体质健康测试裁判、引导工作。
二、努力钻研业务,精通裁判规则和引导规则,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提高业务水平。
三、严格遵守裁判、引导职责,做到严肃、认真、公正、准确。
四、作风正派,不徇私情,坚持原则,坚决抵制歪风邪气。
五、裁判员、引导员之间相互尊重,团结协作,共同提高。
六、服从组织,尊重纪律,执行裁判任务时精神饱满,服装规范整齐,仪表大方。
2021年湖南科技大学春季大学生体质健康
测试规程
一、测试时间、地点
时间:从5月 29日起,周二下午及星期六、星期天(详情请见各学院测试时间安排表)。
地点:
1、北校区田径场
2、南校区田径场
二、测试项目
男生:身高、体重、视力、肺活量、50米、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1000m、引体向上;
女生:身高、体重、视力、肺活量、50米、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800m、1分钟仰卧起坐。
三、测试对象:
在校大二(19级)、大三(18级)学生。
四、测试项目规定
1、受试者测试前必须先将本人的测试卡交测试人员;
2、受试者必须听从测试人员安排,不得乱碰仪器;
3、测试中如发现冒名顶替现象,按考试作弊处理。
五、测试方法
1、身高体重
① 受试者将测试卡交测试人员;
② 受试者着轻装、赤足、双脚站在底座上,背轻靠立柱,抬头挺胸,两眼平视前方,站立。
③ 测试者在主机中输入受试者编号, 并按确认键开始测试。
④ 受试者站立不动,当测头臂压头后自动反向上升,到顶后测试结束。
2、肺活量测试
① 受试者将测试卡交于测试人员;
② 受试者将一次性干燥卫生的吹嘴,插入测试吹管;
③ 受试者应保持测试传感器和吹管上方的正确把握姿势;
④ 受试者在测试人员将测试卡在主机上刷卡后,用力深呼吸后开始吹气;
⑤ 受试者吹气时注意嘴部与吹嘴之间的紧密接触,防止漏气。受试者在吹气时保持匀速,用力适中,中途不得停顿。
⑥ 第一次结束后,主机会提示进行第二次测试,三次测试后结束。
3、视力测试
① 左/右裸眼视力:录入范围为3.0 – 5.3 之间,如裸眼视力低于3.0 以“0”代替。
 ② 左/右眼串镜:裸眼视力大于等于5.0,无需使用串镜检查,填写0即可。对裸眼视力低于5.0者,需使用串镜检查:以“1”代表正片上升、负片下降。以“-1”代表正片下降、负片上升。其他情况请录入“2”。如条件不允许,未测试者录入“9” 。
 ③ 左/右眼屈光不正:以“0”代表正常,以“1”代表近视,以“2”代表远视,以“3”代表其他(疾病等其他原因),如条件不允许,未测试者录入“9”
4、50米跑测试
① 受试者将测试卡交于测试人员,刷卡后受试人员按顺序上道;
② 受试者在所在道次上做好起跑准备,在听到提示音“预备”和发令枪“叭”一声后,开始起跑;
③ 受试者跑到终点后,听到外设“嘀”的一声。表示撞杆成功,主机显示并报读测试者的成绩,受试者此时按规定路线离开场地,注意不能再次经过终点测试标杆。
5、立定跳远
① 受试者将测试卡交于测试人员;
② 受试者在规定位置听到主机发出“嘀”声后,即开始起跳。
③ 测试者从起跳区跳入测量区后,从跳毯上走出(从前面或侧面), 测试结果即刻在主机上显示,受试者可以离开。
6、坐位体前屈
① 受试者将测试卡交于测试人员;
② 受试者坐在测试仪器的床体上,两腿伸直,不可弯曲,脚跟并拢,脚尖分开约10—15厘米,踩在测量计垂直底座上,两手并拢;
③ 受试者听到主机“开始测试 第一次测试”,“请用力向前推滑板”后,测试者即可开始测试。受试者两臂和手伸直,渐渐使上体前屈,用两手中指尖轻轻推动标尺上的游标前滑(不得有突然前伸动作),直到不能继续前伸时为止。
④ 第一次结束后,主机提示“第二次测试”。第二次结束后,主机提示测试结束,并播报受试者成绩。
7、1000m(男)/800m(女)
① 受试者将测试卡交于测试人员;
② 受试者带好腕表,站在起跑线上,听到语音和发令枪后开始起跑;
③ 受试者冲过终点线后,要远离终点线5米以外,不得立即返回主机附近,否则影响计时的准确性;
④ 受试者测试结束后,要把腕表交还给测试人员。
8、引体向上
① 受试者将测试卡交于测试人员;
② 受试者在手臂处带好表带,立于高单杠下方,听到提示音“开 始测试”声后,测试者即可开始测试。
③ 受试者跳起双手正握杠,两手与肩同宽成直臂悬垂。静止后,两臂同时用力引体(身体不能有附加动作),上拉到下颌超过横杠上缘为完成一次,主机将自动记录完成次数;
④ 注意引体向上时,身体不得做大的摆动,也不得借助其他附加动作撑起;两次引体向上的间隔时间超过10秒主机将停止测试。
9、一分钟仰卧起坐
① 受试者将测试卡交于测试人员;
② 受试者将外设绑在胸前,平躺在测试仪器的床体上,两腿稍分开,屈膝呈90度角左右,两手指交叉贴于脑后。听到“开始测试”声后,受试者即可开始仰卧起坐。
③ 一分钟测试时间到后,测试结果即刻在主机上显示,受试者此时可以离开。
六、测试的注意事项
① 由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学生毕业的重要依据,测试不合格者不予毕业。因此,所有测试工作人员必须以严谨的态度,认真、细致地做好本项工作,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有序的测试氛围,确保测试工作高效、优质、圆满。
② 测试成绩的记录必须规范,严禁涂改,若因笔误需修改,必须经测试组长核实无误后签字并加上测试组长签字,方可有效。
③ 各学院辅导员要提前通知各班学生,并落实班干部的组织情况,建议到现场关注学生的测试情况。凡因辅导员通知不到位而导致学生错过本次测试,责任由辅导员承担。
④ 学生参加测试时必须携带身份证和学生证,缺一不可。
⑤ 本次测试以教学班为单位进行。各班务必在规定的测试时间之前30分钟到达测试场地,错过测试不予补测;测试时,班长按照学号的先后顺序组织好队伍,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参加完所有测试项目。
⑥ 参加测试的学生当天必须吃早饭,以免出现低血糖等现象产生意外。测试时必须穿运动服装;在测试前建议提前适当锻炼,调整好状态;若在测试过程中出现身体不适应及时告知测试工作人员。
⑦ 因病或残疾学生,可向学校提交免于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申请,经医疗单位证明,体育学院核准后,可以免测,免测申请存入学生档案。凡是申请了免测或缓测的学生可以不到测试现场。
⑧ 今年的测试工作是按照教育部的最新规定和要求执行,与《学生守则》中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文件不相符的部分,以本方案为准。
⑨ 测试如遇雨天,该单元的测试将放到最后测试,在实施测试之前体育学院将联系相关学院。
2021年湖南科技大学春季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安全保障及疫情防控
为进一步落实上级领导部门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加强校园卫生安全管理,为广大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有力保障,针对近期我国部分高风险疫情区的情况,高度重视,积极预防。在体质健康测试过程中要求全校学生及工作人员必须做到:
一、合理规范场所布局。尽量控制当天测试人数,合理设置排队距离。
二、室外和室内应储备好疫情防疫物资,如消毒设备、消毒用品、口罩、手套、体温枪等。
三、加强对测试器械的消毒频次,设置废弃口罩、手套等垃圾桶并及时清理;室内场所应经常开窗通风,保证空气流通。
四、高度重视入场检测,设立隔离区,测试前要求所有学生带好口罩,安排专人进行体温测量,并进行实名登记 。
五、如有出现疑似症状,立即停止测试,将患者带入隔离区,并上报负责人及领导。
六、所有学生应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勤洗手、多运动、公共场合请带好口罩。
2021年湖南科技大学春季大学生体质健康
测试须知
为保证我校2021年春季体质测试安全有序进行,所有参加测试同学应遵守测试安全规定:
一、学生应在规定的时间,以班级为单位参加测试。请各位同学及时了解本班的测试时间,相互转告,以免漏测。如遇特殊情况,及时向老师或工作人员说明,并提交缓测或免测申请表。
二、凡心、肝、脾、肾等主要内脏器官有疾病(如心脏病、哮喘、甲亢等疾病史或身体残疾),经医生诊断,不适宜参加剧烈运动者,持医院相关证明,可申请免于测试。
三、近期内高烧、腹泻等急性病患者,体力尚未完全恢复及正处于经期的女生,可申请缓测。
四、测试前请每位同学提前自觉进行适当体育锻炼,并保持充分睡眠,禁止出现空腹测试现象。
五、学生在进场时请佩戴好口罩并配合工作人员测量体温,如遇特殊情况请及时上报。
六、测试每个项目时,请向工作人员主动出示身份证及学生证(缺一不可),否则不允许参加测试。
七、测试时必须穿运动装和运动鞋,测试前请跟随工作人员认真做好准备活动,测试过程中,如出现身体不适,应立即停止测试,去医疗点找医生及时处理。
八、在测试过程中学生需要做到:(1)自觉遵守测试秩序。(2)听从工作人员的安排。(3)爱护测试仪器。(4)不要大声喧哗。(5)确认测试完毕之后以班级为单位有序离场。(5)待测同学请排好一列或两列纵队耐心等候。(6)测试时请每位同学保管好自己的衣物、书包,勿带贵重物品。
九、请同学们在测试过程中注意考场环境卫生,请勿将水瓶、废弃靠罩等垃圾随意丢至测试场地。
十、如因测试同学未遵守以上规定,如隐瞒病史、不遵守测试方法和秩序导致的安全问题,学生责任自负。
十一、本相关规定在湖南科技大学体质测试研究所、第一田径场和第三田径场张贴,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并相互告知。

扫码关注体质与健康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可查询体测成绩)
工作流程
一、体育学院、教务处协同做好全校健康体质测试安排。
二、下发通知、各教学院进行测前动员。
三、各教学院体质测试工作负责人与体育学院“健康体质测试中心”接洽(办公室电话:58291541)
四、各学院测试前各班班长到体育学院第一体育馆参加体质健康测试协调会(会议时间请见各学院班长开会时间表,联络员:吴自强15243675603)
五、各班级班长按会议要求携带本班同学身份证和相关信息整理表到体质健康与检测中心(体育学院办公室负105)录入本班级学生信息。
六、测试当天各教学院组织学生提前30分钟到测试场地外集合。
七、各班级跟随引导员有序入场,入场后以班级为单位排成一列或两列纵队等待工作人员的安排。
八、各班级同学跟随引导员完成全部测试。
九、在引导员的带领下有序退场。
十、数据采集,成绩录入。
十一、成绩公告(微信公众号:体质与健康研究中心)。
十二、成绩上报教育部学生体质健康网。
十三、编制健康体质测试工作简报。
教体艺[2014]5号
教育部关于印发《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2014年修订)》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建立健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机制,激励学生积极参加身体锻炼,引导学校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推动各地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在认真总结各地实施现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和学校体育工作实际,我部组织对现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了修订。现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部
2014年7月7日
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国家学校教育工作的基础性指导文件和教育质量基本标准,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估学校工作和衡量各地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据,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适用于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
2.本标准的修订坚持健康第一,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教体艺〔2014〕3号)有关要求,着重提高《标准》应用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着重强化其教育激励、反馈调整和引导锻炼的功能,着重提高其教育监测和绩效评价的支撑能力。
3.本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国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
4.本标准将大学各年级学生划分为2个组别:大学一、二年级为一组,三、四年级为一组。
5.大学组别的测试指标均为必测指标。其中,身体形态类中的身高、体重,身体机能类中的肺活量,以及身体素质类中的50米跑、坐位体前屈为各年级学生共性指标。
6.本标准的学年总分由标准分与附加分之和构成,满分为120分。标准分由各单项指标得分与权重乘积之和组成,满分为100分。附加分根据实测成绩确定,即对成绩超过100分的加分指标进行加分,满分为20分;大学的加分指标为男生引体向上和1000米跑,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和800米跑,各指标加分幅度均为10分。
7.根据学生学年总分评定等级:90.0分及以上为优秀,80.0~89.9分为良好,60.0~79.9分为及格,59.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
8.每个学生每学年评定一次,记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附表1)。特殊学制的学校,在填写登记卡时可以按规定和需求相应地增减栏目。学生毕业时的成绩和等级,按毕业当年学年总分的50%与其他学年总分平均得分的50%之和进行评定。
9.学生测试成绩评定达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参加评优与评奖;成绩达到优秀者,方可获体育奖学分。测试成绩评定不及格者,在本学年度准予补测一次,补测仍不及格,则学年成绩评定为不及格。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毕业时,《标准》测试的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或肄业处理。
10.学生因病或残疾可向学校提交暂缓或免予执行《标准》的申请,经医疗单位证明,体育教学部门核准,可暂缓或免予执行《标准》,并填写《免予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申请表》(附表2),存入学生档案。确实丧失运动能力、被免予执行《标准》的残疾学生,仍可参加评优与评奖,毕业时《标准》成绩需注明免测。
11.各学校每学年开展覆盖本校各年级学生的《标准》测试工作,《标准》测试数据经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按要求审核后,通过“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上传至“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测试和数据上传时间由教育行政部门确定。
12.本标准由教育部负责解释。
二、单项指标与权重
测试对象  | 
     单项指标  | 
     权重(%)  | 
    
大学各年级  | 
     50米跑  | 
     20  | 
    
坐位体前屈  | 
     10  | 
    |
立定跳远  | 
     10  | 
    |
引体向上(男)/1分钟仰卧起坐(女) 
 
 
 
 坐(女)  | 
     10  | 
    |
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  | 
     20  | 
    
注: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2(米2)。
(一)单项指标评分表
视力填报说明:
(1)左/右裸眼视力:录入范围为3.0 – 5.3 之间,如裸眼视力低于3.0 以“0”代替。
(2)左/右眼串镜:裸眼视力大于等于5.0,无需使用串镜检查,填写0即可。对裸眼视力低于5.0者,需使用串镜检查:以“1”代表正片上升、负片下降。以“-1”代表正片下降、负片上升。其他情况请录入“2”。如条件不允许,未测试者录入“9” 。
(3)左/右眼屈光不正:以“0”代表正常,以“1”代表近视,以“2”代表远视,以“3”代表其他(疾病等其他原因),如条件不允许,未测试者录入“9” 。
 表1-1大学生视力单项评分表
左眼裸眼 视力  | 
      右眼裸眼 视力  | 
      左眼串镜  | 
      右眼串镜  | 
      左眼 屈光不正  | 
      右眼 屈光不正  | 
     
5.0  | 
      5.2  | 
      0  | 
      0  | 
      0  | 
      0  | 
     
4.8  | 
      4.4  | 
      9  | 
      9  | 
      9  | 
      9  | 
     
4.8  | 
      4.0  | 
      -1  | 
      -1  | 
      1  | 
      1  | 
     
4.8  | 
      4.3  | 
      2  | 
      2  | 
      3  | 
      3  | 
     
表1-2 大学生体重指数(BMI)单项评分表(单位:千克/米2)
等级  | 
      单项 得分  | 
      男  | 
      女  | 
     
低体重  | 
      80  | 
      ≤17.8  | 
      ≤17.1  | 
     
超重  | 
      24.0~27.9  | 
      24.0~27.9  | 
     |
肥胖  | 
      60  | 
      ≥28.0  | 
      ≥28.0  | 
     
表1-3 大学生肺活量单项评分表(单位:毫升)
等级  | 
      单项 得分  | 
      男  | 
      女  | 
     ||
大一 大二  | 
      大三 大四  | 
      大一 大二  | 
      大三 大四  | 
     ||
优秀  | 
      100  | 
      5040  | 
      5140  | 
      3400  | 
      3450  | 
     
95  | 
      4920  | 
      5020  | 
      3350  | 
      3400  | 
     |
90  | 
      4800  | 
      4900  | 
      3300  | 
      3350  | 
     |
良好  | 
      85  | 
      4550  | 
      4650  | 
      3150  | 
      3200  | 
     
80  | 
      4300  | 
      4400  | 
      3000  | 
      3050  | 
     |
及格  | 
      78  | 
      4180  | 
      4280  | 
      2900  | 
      2950  | 
     
76  | 
      4060  | 
      4160  | 
      2800  | 
      2850  | 
     |
74  | 
      3940  | 
      4040  | 
      2700  | 
      2750  | 
     |
72  | 
      3820  | 
      3920  | 
      2600  | 
      2650  | 
     |
70  | 
      3700  | 
      3800  | 
      2500  | 
      2550  | 
     |
68  | 
      3580  | 
      3680  | 
      2400  | 
      2450  | 
     |
66  | 
      3460  | 
      3560  | 
      2300  | 
      2350  | 
     |
64  | 
      3340  | 
      3440  | 
      2200  | 
      2250  | 
     |
62  | 
      3220  | 
      3320  | 
      2100  | 
      2150  | 
     |
60  | 
      3100  | 
      3200  | 
      2000  | 
      2050  | 
     |
不及格  | 
      50  | 
      2940  | 
      3030  | 
      1960  | 
      2010  | 
     
40  | 
      2780  | 
      2860  | 
      1920  | 
      1970  | 
     |
30  | 
      2620  | 
      2690  | 
      1880  | 
      1930  | 
     |
20  | 
      2460  | 
      2520  | 
      1840  | 
      1890  | 
     |
10  | 
      2300  | 
      2350  | 
      1800  | 
      1850  | 
     |
表1-4 大学生50米跑单项评分表(单位:秒)
等级  | 
      单项 得分  | 
      男  | 
      女  | 
     ||
大一 大二  | 
      大三 大四  | 
      大一 大二  | 
      大三 大四  | 
     ||
优秀  | 
      100  | 
      6.7  | 
      6.6  | 
      7.5  | 
      7.4  | 
     
95  | 
      6.8  | 
      6.7  | 
      7.6  | 
      7.5  | 
     |
90  | 
      6.9  | 
      6.8  | 
      7.7  | 
      7.6  | 
     |
良好  | 
      85  | 
      7.0  | 
      6.9  | 
      8.0  | 
      7.9  | 
     
80  | 
      7.1  | 
      7.0  | 
      8.3  | 
      8.2  | 
     |
及格  | 
      78  | 
      7.3  | 
      7.2  | 
      8.5  | 
      8.4  | 
     
76  | 
      7.5  | 
      7.4  | 
      8.7  | 
      8.6  | 
     |
74  | 
      7.7  | 
      7.6  | 
      8.9  | 
      8.8  | 
     |
72  | 
      7.9  | 
      7.8  | 
      9.1  | 
      9.0  | 
     |
70  | 
      8.1  | 
      8.0  | 
      9.3  | 
      9.2  | 
     |
68  | 
      8.3  | 
      8.2  | 
      9.5  | 
      9.4  | 
     |
66  | 
      8.5  | 
      8.4  | 
      9.7  | 
      9.6  | 
     |
64  | 
      8.7  | 
      8.6  | 
      9.9  | 
      9.8  | 
     |
62  | 
      8.9  | 
      8.8  | 
      10.1  | 
      10.0  | 
     |
60  | 
      9.1  | 
      9.0  | 
      10.3  | 
      10.2  | 
     |
不及格  | 
      50  | 
      9.3  | 
      9.2  | 
      10.5  | 
      10.4  | 
     
40  | 
      9.5  | 
      9.4  | 
      10.7  | 
      10.6  | 
     |
30  | 
      9.7  | 
      9.6  | 
      10.9  | 
      10.8  | 
     |
20  | 
      9.9  | 
      9.8  | 
      11.1  | 
      11.0  | 
     |
10  | 
      10.1  | 
      10.0  | 
      11.3  | 
      11.2  | 
     |
表1-5大学生坐位体前屈单项评分表(单位:厘米)
等级  | 
      单项 得分  | 
      男  | 
      女  | 
     ||
大一 大二  | 
      大三 大四  | 
      大一 大二  | 
      大三 大四  | 
     ||
优秀  | 
      100  | 
      24.9  | 
      25.1  | 
      25.8  | 
      26.3  | 
     
95  | 
      23.1  | 
      23.3  | 
      24.0  | 
      24.4  | 
     |
90  | 
      21.3  | 
      21.5  | 
      22.2  | 
      22.4  | 
     |
良好  | 
      85  | 
      19.5  | 
      19.9  | 
      20.6  | 
      21.0  | 
     
80  | 
      17.7  | 
      18.2  | 
      19.0  | 
      19.5  | 
     |
及格  | 
      78  | 
      16.3  | 
      16.8  | 
      17.7  | 
      18.2  | 
     
76  | 
      14.9  | 
      15.4  | 
      16.4  | 
      16.9  | 
     |
74  | 
      13.5  | 
      14.0  | 
      15.1  | 
      15.6  | 
     |
72  | 
      12.1  | 
      12.6  | 
      13.8  | 
      14.3  | 
     |
70  | 
      10.7  | 
      11.2  | 
      12.5  | 
      13.0  | 
     |
68  | 
      9.3  | 
      9.8  | 
      11.2  | 
      11.7  | 
     |
66  | 
      7.9  | 
      8.4  | 
      9.9  | 
      10.4  | 
     |
64  | 
      6.5  | 
      7.0  | 
      8.6  | 
      9.1  | 
     |
62  | 
      5.1  | 
      5.6  | 
      7.3  | 
      7.8  | 
     |
60  | 
      3.7  | 
      4.2  | 
      6.0  | 
      6.5  | 
     |
不及格  | 
      50  | 
      2.7  | 
      3.2  | 
      5.2  | 
      5.7  | 
     
40  | 
      1.7  | 
      2.2  | 
      4.4  | 
      4.9  | 
     |
30  | 
      0.7  | 
      1.2  | 
      3.6  | 
      4.1  | 
     |
20  | 
      -0.3  | 
      0.2  | 
      2.8  | 
      3.3  | 
     |
10  | 
      -1.3  | 
      -0.8  | 
      2.0  | 
      2.5  | 
     |
表1-6 大学生立定跳远单项评分表(单位:厘米)
等级  | 
     单项 得分  | 
     男  | 
     女  | 
    ||
大一 大二  | 
     大三 大四  | 
     大一 大二  | 
     大三 大四  | 
    ||
优秀  | 
     100  | 
     273  | 
     275  | 
     207  | 
     208  | 
    
95  | 
     268  | 
     270  | 
     201  | 
     202  | 
    |
90  | 
     263  | 
     265  | 
     195  | 
     196  | 
    |
良好  | 
     85  | 
     256  | 
     258  | 
     188  | 
     189  | 
    
80  | 
     248  | 
     250  | 
     181  | 
     182  | 
    |
及格  | 
     78  | 
     244  | 
     246  | 
     178  | 
     179  | 
    
76  | 
     240  | 
     242  | 
     175  | 
     176  | 
    |
74  | 
     236  | 
     238  | 
     172  | 
     173  | 
    |
72  | 
     232  | 
     234  | 
     169  | 
     170  | 
    |
70  | 
     228  | 
     230  | 
     166  | 
     167  | 
    |
68  | 
     224  | 
     226  | 
     163  | 
     164  | 
    |
66  | 
     220  | 
     222  | 
     160  | 
     161  | 
    |
64  | 
     216  | 
     218  | 
     157  | 
     158  | 
    |
62  | 
     212  | 
     214  | 
     154  | 
     155  | 
    |
60  | 
     208  | 
     210  | 
     151  | 
     152  | 
    |
不及格  | 
     50  | 
     203  | 
     205  | 
     146  | 
     147  | 
    
40  | 
     198  | 
     200  | 
     141  | 
     142  | 
    |
30  | 
     193  | 
     195  | 
     136  | 
     137  | 
    |
20  | 
     188  | 
     190  | 
     131  | 
     132  | 
    |
10  | 
     183  | 
     185  | 
     126  | 
     127  | 
    |
表1-7 大学生一分钟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单项评分表
(单位:次)
等级  | 
     单项 得分  | 
     男  | 
     女  | 
    ||
大一 大二  | 
     大三 大四  | 
     大一 大二  | 
     大三 大四  | 
    ||
优秀  | 
     100  | 
     19  | 
     20  | 
     56  | 
     57  | 
    
95  | 
     18  | 
     19  | 
     54  | 
     55  | 
    |
90  | 
     17  | 
     18  | 
     52  | 
     53  | 
    |
良好  | 
     85  | 
     16  | 
     17  | 
     49  | 
     50  | 
    
80  | 
     15  | 
     16  | 
     46  | 
     47  | 
    |
及格  | 
     78  | 
     44  | 
     45  | 
    ||
76  | 
     14  | 
     15  | 
     42  | 
     43  | 
    |
74  | 
     40  | 
     41  | 
    |||
72  | 
     13  | 
     14  | 
     38  | 
     39  | 
    |
70  | 
     36  | 
     37  | 
    |||
68  | 
     12  | 
     13  | 
     34  | 
     35  | 
    |
66  | 
     32  | 
     33  | 
    |||
64  | 
     11  | 
     12  | 
     30  | 
     31  | 
    |
62  | 
     28  | 
     29  | 
    |||
60  | 
     10  | 
     11  | 
     26  | 
     27  | 
    |
不及格  | 
     50  | 
     9  | 
     10  | 
     24  | 
     25  | 
    
40  | 
     8  | 
     9  | 
     22  | 
     23  | 
    |
30  | 
     7  | 
     8  | 
     20  | 
     21  | 
    |
20  | 
     6  | 
     7  | 
     18  | 
     19  | 
    |
10  | 
     5  | 
     6  | 
     16  | 
     17  | 
    |
表1-8 大学生耐力跑单项评分表(单位:分·秒)
等级  | 
      单项 得分  | 
      男  | 
      女  | 
     ||
大一 大二  | 
      大三 大四  | 
      大一 大二  | 
      大三 大四  | 
     ||
优秀  | 
      100  | 
      3'17"  | 
      3'15"  | 
      3'18"  | 
      3'16"  | 
     
95  | 
      3'22"  | 
      3'20"  | 
      3'24"  | 
      3'22"  | 
     |
90  | 
      3'27"  | 
      3'25"  | 
      3'30"  | 
      3'28"  | 
     |
良好  | 
      85  | 
      3'34"  | 
      3'32"  | 
      3'37"  | 
      3'35"  | 
     
80  | 
      3'42"  | 
      3'40"  | 
      3'44"  | 
      3'42"  | 
     |
及格  | 
      78  | 
      3'47"  | 
      3'45"  | 
      3'49"  | 
      3'47"  | 
     
76  | 
      3'52"  | 
      3'50"  | 
      3'54"  | 
      3'52"  | 
     |
74  | 
      3'57"  | 
      3'55"  | 
      3'59"  | 
      3'57"  | 
     |
72  | 
      4'02"  | 
      4'00"  | 
      4'04"  | 
      4'02"  | 
     |
70  | 
      4'07"  | 
      4'05"  | 
      4'09"  | 
      4'07"  | 
     |
68  | 
      4'12"  | 
      4'10"  | 
      4'14"  | 
      4'12"  | 
     |
66  | 
      4'17"  | 
      4'15"  | 
      4'19"  | 
      4'17"  | 
     |
64  | 
      4'22"  | 
      4'20"  | 
      4'24"  | 
      4'22"  | 
     |
62  | 
      4'27"  | 
      4'25"  | 
      4'29"  | 
      4'27"  | 
     |
60  | 
      4'32"  | 
      4'30"  | 
      4'34"  | 
      4'32"  | 
     |
不及格  | 
      50  | 
      4'52"  | 
      4'50"  | 
      4'44"  | 
      4'42"  | 
     
40  | 
      5'12"  | 
      5'10"  | 
      4'54"  | 
      4'52"  | 
     |
30  | 
      5'32"  | 
      5'30"  | 
      5'04"  | 
      5'02"  | 
     |
20  | 
      5'52"  | 
      5'50"  | 
      5'14"  | 
      5'12"  | 
     |
10  | 
      6'12"  | 
      6'10"  | 
      5'24"  | 
      5'22"  | 
     |
注: 男:1000米;女:800米。
(二)加分指标评分表
表2-1 大学生引体向上(男)、一分钟仰卧起坐(女)评分表
(单位:次)
加分  | 
     男  | 
     女  | 
    ||
大一大二  | 
     大三大四  | 
     大一大二  | 
     大三大四  | 
    |
10  | 
     10  | 
     10  | 
     13  | 
     13  | 
    
9  | 
     9  | 
     9  | 
     12  | 
     12  | 
    
8  | 
     8  | 
     8  | 
     11  | 
     11  | 
    
7  | 
     7  | 
     7  | 
     10  | 
     10  | 
    
6  | 
     6  | 
     6  | 
     9  | 
     9  | 
    
5  | 
     5  | 
     5  | 
     8  | 
     8  | 
    
4  | 
     4  | 
     4  | 
     7  | 
     7  | 
    
3  | 
     3  | 
     3  | 
     6  | 
     6  | 
    
2  | 
     2  | 
     2  | 
     4  | 
     4  | 
    
1  | 
     1  | 
     1  | 
     2  | 
     2  | 
    
注:引体向上、一分钟仰卧起坐均为高优指标,学生成绩超过单项评分100分后,以超过的次数所对应的分数进行加分。
表2-2 大学生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评分表(单位:分·秒)
加分  | 
      男  | 
      女  | 
     ||
大一大二  | 
      大三大四  | 
      大一大二  | 
      大三大四  | 
     |
10  | 
      -35"  | 
      -35"  | 
      -50"  | 
      -50"  | 
     
9  | 
      -32"  | 
      -32"  | 
      -45"  | 
      -45"  | 
     
8  | 
      -29"  | 
      -29"  | 
      -40"  | 
      -40"  | 
     
7  | 
      -26"  | 
      -26"  | 
      -35"  | 
      -35"  | 
     
6  | 
      -23"  | 
      -23"  | 
      -30"  | 
      -30"  | 
     
5  | 
      -20"  | 
      -20"  | 
      -25"  | 
      -25"  | 
     
4  | 
      -16"  | 
      -16"  | 
      -20"  | 
      -20"  | 
     
3  | 
      -12"  | 
      -12"  | 
      -15"  | 
      -15"  | 
     
2  | 
      -8"  | 
      -8"  | 
      -10"  | 
      -10"  | 
     
1  | 
      -4"  | 
      -4"  | 
      -5"  | 
      -5"  | 
     
注:1000米跑、800米跑均为低优指标,学生成绩低于单项评分100分后,以减少的秒数所对应的分数进行加分。
1
  | 
       学 校  | 
       
  | 
      |||||||||||||||||||||||||||||
姓 名  | 
       
  | 
       性 别  | 
       
  | 
       学 号  | 
       
  | 
      ||||||||||||||||||||||||||
院(系)  | 
       
  | 
       民 族  | 
       
  | 
       出生日期  | 
       
  | 
      ||||||||||||||||||||||||||
单项指标  | 
       大一  | 
       大二  | 
       大三  | 
       大四  | 
       毕业成绩  | 
      ||||||||||||||||||||||||||
成绩  | 
       得分  | 
       等级  | 
       成绩  | 
       得分  | 
       等级  | 
       成绩  | 
       得分  | 
       等级  | 
       成绩  | 
       得分  | 
       等级  | 
       得分  | 
       等级  | 
      ||||||||||||||||||
体重指数(BMI)(千克/米2)  | 
       
  | 
       
  | 
       
  | 
       
  | 
       
  | 
       
  | 
       
  | 
       
  | 
       
  | 
       
  | 
       
  | 
       
  | 
       
  | 
       
  | 
      |||||||||||||||||
肺活量(毫升)  | 
       
  | 
       
  | 
       
  | 
       
  | 
       
  | 
       
  | 
       
  | 
       
  | 
       
  | 
       
  | 
       
  | 
       
  | 
      |||||||||||||||||||
50米跑(秒)  | 
       
  | 
       
  | 
       
  | 
       
  | 
       
  | 
       
  | 
       
  | 
       
  | 
       
  | 
       
  | 
       
  | 
       
  | 
      |||||||||||||||||||
坐位体前屈(厘米)  | 
       
  | 
       
  | 
       
  | 
       
  | 
       
  | 
       
  | 
       
  | 
       
  | 
       
  | 
       
  | 
       
  | 
       
  | 
      |||||||||||||||||||
立定跳远(厘米)  | 
       
  | 
       
  | 
       
  | 
       
  | 
       
  | 
       
  | 
       
  | 
       
  | 
       
  | 
       
  | 
       
  | 
       
  | 
      |||||||||||||||||||
引体向上(男)/ 1分钟仰卧起坐(女)(次)  | 
       
  | 
       
  | 
       
  | 
       
  | 
       
  | 
       
  | 
       
  | 
       
  | 
       
  | 
       
  | 
       
  | 
       
  | 
      |||||||||||||||||||
1000米跑(男)/ 800米跑(女)(分·秒)  | 
       
  | 
       
  | 
       
  | 
       
  | 
       
  | 
       
  | 
       
  | 
       
  | 
       
  | 
       
  | 
       
  | 
       
  | 
      |||||||||||||||||||
标准分  | 
       
  | 
       
  | 
       
  | 
       
  | 
      |||||||||||||||||||||||||||
加分指标  | 
       成绩  | 
       附加分  | 
       成绩  | 
       附加分  | 
       成绩  | 
       附加分  | 
       成绩  | 
       附加分  | 
      |||||||||||||||||||||||
引体向上(男)/ 1分钟仰卧起坐(女)(次)  | 
       
  | 
       
  | 
       
  | 
       
  | 
       
  | 
       
  | 
       
  | 
       
  | 
      |||||||||||||||||||||||
1000米跑(男)/ 800米跑(女)(分·秒)  | 
       
  | 
       
  | 
       
  | 
       
  | 
       
  | 
       
  | 
       
  | 
       
  | 
      |||||||||||||||||||||||
学年总分  | 
       
  | 
       
  | 
       
  | 
       
  | 
      |||||||||||||||||||||||||||
等级评定  | 
       
  | 
       
  | 
       
  | 
       
  | 
      |||||||||||||||||||||||||||
体育教师签字  | 
       
  | 
       
  | 
       
  | 
       
  | 
       
  | 
      ||||||||||||||||||||||||||
辅导员签字  | 
       
  | 
       
  | 
       
  | 
       
  | 
       
  | 
      ||||||||||||||||||||||||||
注:高等职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参照本样表执行。  | 
      |||||||||||||||||||||||||||||||
  | 
       学校签章:  | 
       
  | 
       
  | 
       
  | 
       年  | 
       月  | 
       日  | 
       
  | 
      |||||||||||||||||||||||
1